经过70多年艰辛探索,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取得巨大历史成就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逐步确立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重要制度保障。
当前,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,经济总量规模达到新的高度。统计显示,202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,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10年来的平均增速超过6.0%,全球占比上升至18.0%,人均GDP超过1.2万亿美元,已经接近于高收入国家门槛。同时,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结构特征、新的趋势变化,不再以数量增长为主,而是强调高质量发展,经济增速保持在稳定的增长水平。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,中国经济历经多次风险挑战,展现出较强韧劲,即便出现短期的经济增长放缓或负面冲击,也能够凭借精准有力的政策工具箱和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,很快扭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,较其他大型经济体更快修复。总而言之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形成规模超大、产业链完备、市场主体多元的结构,意味着中国经济具备从粗放型到高质量转型的深厚基础。
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进一步加快
(资料图片)
伴随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,新旧动能加速转换,国内层面的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,转型升级成为关键,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前沿等大量涌现,国际层面“逆全球化”趋势加剧,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,外部发展环境趋于复杂多变。因此,如果将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和过去40多年作简单类比,将很难完全把握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潜力,中国的经济增长变化并非局限于数量层面,而是涉及潜在增长率和要素生产率的提升。作为大型经济体,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具有客观性,符合国际惯例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。即便进行国际比较,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仍居世界前列,特别是与美国、日本、德国以及欧元区等大型经济体相比,中国的经济增速仍较高。从直观的统计来看,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提供的数据,1980-2021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高达9.2%,同期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英国、印度的平均增速分别为2.6%、1.7%、1.6%、2.0%、6.0%。
世界银行(WB)发布报告显示,2013-2021年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.6%,超G7国家总和(25.7%)。纵观这些不同视角引发的争论,更需要学界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客观认识,并作出准确评估。根据唯物辩证法理论,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。中国经济的“免疫力”既来自内部主动变革,顶层设计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引擎,又受益于对外开放的战略抉择,国内国际相互促进,共同构筑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。从自身角度来看,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内生性,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、扩大内需,还是区域协同发展、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,均聚焦于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障碍,通过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释放新的增长动能,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物质基础。
过去3年,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,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,但并未能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厚根基,反而进一步凸显其发展韧劲。统计显示,2020-2022年中国的GDP增速按不变价计算,平均增速约4.5%,超过绝大多数大型经济体的增速。2022年,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以美元计达到1891.3亿美元,再创历史新高。10年来,中国外贸国际市场份额从10.4%提高到13.5%,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。2022年,中国经济在面对内外复杂因素挑战下,GDP增速仍达到3.0%,而同期美国、德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2.1%、1.9%,表明中国经济韧劲较强。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,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.6%,预测美国、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.1%、0.4%。据此看,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基础均比较深厚,具备很强的韧劲和发展空间。
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空间仍十分广阔
当前,中国经济内部增长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,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。一方面,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和全球占比已今非昔比,而且正在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内部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变化;另一方面,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,出现了新的趋势,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等逐渐加剧,“逆全球化”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诸多不利形势,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国际循环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。从经济总量规模看,中国已经成为超大型经济体,但人均GDP和人均GNI距离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差距,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,未来中国加快全国大市场建设,国内大循环将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。随着中国人均GDP跃升,消费内需将转化为增长优势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会加快淘汰,高新技术、数字经济产业、消费升级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同时,中国将加快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,国内循环的主体作用凸显。从贸易结构上来看,虽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在上升,但中国的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64.5%降至2021年的37.5%,表明对外依存度下降。反观消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则明显提升,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5.4%,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要明显高于中国。世界银行统计显示,2021年美国、日本、德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8.2%、53.8%、49.2%,中国则为38.4%。2035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意味着未来中国扩内需的空间将十分广阔。
过去10年,中国持续加大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,加大投资先进制造业和前沿科技创新产业。研究显示,2021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.4%。同时,中国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(研发经费与GDP之比)达到2.6%。统计显示,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39.0%上升至2020年的60.0%,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发布《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指出,中国有17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,数量仅次于美国,排在世界第2位。未来要实现超大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,将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超强制造能力。从未来趋势看,中国将在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方面持续发力。
应看到,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,欧美日发达国家基本上围绕对华经贸政策达成了某种共识,包括近期出现的“芯片联盟”以及高科技出口限制等;而且来自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和外部需求总体上呈下降态势,力图推动对华经贸和科技局部“脱钩”。尽管面对内外部复杂挑战,但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转型,未来中国将有潜力和能力推动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。基于国际比较,深刻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、发展韧劲以及未来增长空间,客观理性看待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与挑战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,同时更要坚定发展信心,保持战略定力,以改革促发展,以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性增长动能,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国际发展空间,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,释放更大的经济发展潜能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(作者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,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)
本文源自:中国银行保险报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