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等尖端科研成果“组团”亮相,多款京研民营运载火箭列队展示,一批互动性强的科普展品吸引小观众争相体验……昨天,2023年(第29届)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开幕,近300项展品集中展出。活动将持续至5月31日。
(资料图片)
昨天,近300项展品在北京科技周集中“亮相”,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让观众现场感受科技的魅力。 本报记者 蔡代征 摄
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涌现
人工智能大模型集中亮相,成为关注焦点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出支持9种语言生成高质量图片的“画师” FlagStudio。“紫东太初”多模态大模型是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,理解和生成能力更接近人类,已在工业质检、影视创作等数十个领域展现出广阔潜力。“式说”大模型在生成式对话能力的基础上,可以与企业私有数据联网,分析信息和数据等,成为员工的业务助手。
传统开颅手术损伤大、致残率高、手术难度高。在新技术的助力下,颅内病灶磁共振监测激光消融治疗系统可将直径仅1.8毫米的光纤精准植入颅脑深部,通过磁共振影像的实时监测,精准消融病灶。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磁共振引导下颅内激光消融设备,已在天坛医院、宣武医院等全国十余家医疗机构完成超过350例临床手术。
5年来,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发力,共有3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,占比超过全国四分之一;20个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,占比超过全国三分之一。
商业航天成果集中展示
在商业航天展区,双曲线一号、天龙二号、谷神星一号等一批在北京诞生的民营运载火箭整齐列队。北京聚集了全国最主要的航天机构和最完整的产业链,也是全国商业航天发展最活跃的区域,“南箭北星”产业布局已经明确。
指挥火箭飞行的“大脑”也亮相科技周。星际荣耀星控一号S箭载计算机尺寸不足30厘米见方,却能控制身高达数十米的火箭的飞行姿态。技术人员介绍,该计算机为自主研制,采用的软硬件技术方案在同类产品中已达世界领先水平。
一个高20多厘米的容器内,鲜艳的“迷你月季”正在盛开。这一品种是由太空种子培育获得的,株型矮小,花色艳丽,花期可达一个月。航天育种技术提高了种子变异率、缩短育种周期,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制出优良的种质资源。“太空种子”育成的农作物也已走上餐桌,目前,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番茄、辣椒等新优农作物品种,已经在北京、河北、陕西等地进行了示范种植和产业化推广,实现增产增收。
科普展品吸引观众体验
随着音乐的节律,曲别针跟着节奏“起立”“躺下”;通过旋转手轮改变磁场,一颗银蛋旋转着站了起来;手在盘面触摸移动,美丽的辉光绚烂变幻……这是北京科学中心带来的抽象物理展,十余个小展品通过有趣的现象,为观众展现背后的物理规律。
“找到技巧,慢慢吸,加油。”在北京科促会科学教育委员会的展台,小观众争相尝试用一条长达2米的吸管喝饮料。这正是中国空间站“天宫课堂”第三课中展示过的实验,在太空中,这个问题难不倒航天员,但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,地面上的孩子们就只能“望水兴叹”。“液面受到大气压的作用,要想一口气吸上来,需要3000毫升左右的肺活量。”现场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积极体验的同时,穿插讲解科学原理。
在复兴号的模拟驾驶台前,小观众排起了长队。模拟驾驶台为1比1还原,可以让参与者化身司机,进行加速、制动、鸣笛等操作,还可以体验下雨、大雾、夜间等特殊驾驶条件。
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。戴上虚拟现实眼镜,小观众伸手便“抓”住一只虚拟展架上的虫子标本,屏幕上随即显示出了虫子的信息——茶色长臂金龟。展架上展示的均为海关检疫时截获的有害生物,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,能实现对海关监管查验人员的培训和现场演训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